2013年12月30日

關於企業發布訊息的統計

企業都會發布許多的訊息
多面化的訊息裡
還是可以找到些對焦亦有助益的蛛絲馬跡

以下是關於企業消息有助交易決策的統計:

  • 企業瘦身裁員  股價輕盈上漲
雖不樂見這樣的情形發生
但是對企業營運的人事成本確實是有所助益

  • 企業搬家好彩頭  股價後市走多頭
以台灣企業最有名的例子:裕隆車
將廠房搬到三義時
跌破大家的眼鏡
並看空
結果後勢大漲

  • 企業老闆出自傳  股價下跌時
這是比較弔詭的統計結果
不過今天查了一下張忠謀先生自傳
初版時間:1998/03/30
可以從月線圖拉到當時的場景
看起來卻是十分準確!!



2013年12月25日

新聞統計資料

根據統計
在大老闆對政府公開喊話之際
通常股價不會表現太漂亮

上市公司老闆如果透過媒體咆嘯
想想
下面的操盤手敢去拉自家股價?
那不是觸老闆霉頭!




時機,決定獲利基礎

先前關於冬至的天氣提到觀光股
曾經認識幾個交易人
他們固定的時間會去操作特定類型的個股
舉例來說:

在新曆年與舊曆年都有長假
他們會選擇交易觀光股
特別是飯店股(六福飯店)或是旅行社股
因為長假效應
隨著大量的觀光客湧入下
相對的業績也水漲船高
長假也帶動國人出團的意願
在撇開冬至的統計資料
這是有機會拉抬股價的條件
所以通常會在長假前就先行於低點布局
即使過年出現下雨
通常下訂的飯店也不易去取消
畢竟下雨天也有下雨天的去處與玩法
所以
飯店股的表現至少比遊樂場股來的穩定

但如果是在梅雨季節去交易這類型股票
相對的獲利機會與空間相對地就會被壓縮

所以,有些類股的進場時機相對顯得重要

再有一例:
以往大家都知道中鋼是個超級牛皮股
但是我有客戶每每在除權前兩周
會將定存解約
外幣贖回
為了要購買中鋼
他說:中鋼雖牛皮,但是通常都會填權
統計起來在中鋼除權又填權的過程裡
算起來的利率都是比定存高
而風險卻相對的低
所以她每年都固定會做這樣的舉動.

有些個股的交易時機比任何分析都來的重要
亦有許多交易者數十年如一日的交易同一檔個股或是商品
他們有可以知道何時或是和價位是建立部位的最佳狀態
這不失為另一種交易法


體育與交易的連動統計

運動也可以與交易有相關?
聽起來好笑
但是統計的結果卻是令人驚訝於如此的巧合!

以下有三則關於體育活動與股市表現的連動統計


  • 道瓊愛奧運
NBC》報導,投顧 Bespoke Investment Group 指出,過去 112 年夏季奧運期間,道瓊工業指數平均漲幅為出色的 4%。而從 1900 年後共有 26 屆夏季奧運,其中三次因為世界大戰而取消。

1980-1996 年間五次奧運,道瓊工業指數皆上揚。但從 2000 年之後的奧運,道指下跌 2 次上揚 1 次。2008 年京奧時,道指下滑了 0.91%,但投顧 Bespoke 認為這樣的表現還不差,因為全球經濟當時正處險峻的衰退。
一些令人驚奇的漲勢,包括 1904 年於 St. Louis 舉行的奧運,那時道指上揚了 41%。道指也在 190819201932 年的奧運期間漲幅達雙位數。


  • 日股偏愛巨人隊
日本職業棒球隊:巨人隊
當巨人隊奪得總冠軍時
通常日社會景氣隨之變好
相對地就也提升日經指數的水位! 


  •  美國超級盃足球賽,到底誰能奪冠?華爾街投資人也睜大眼在看
根據超級盃指標,贏的隊伍如果來自舊制的美國聯盟NFL,美股將會上揚,如果是出自後來加盟的AFL,美股將會走低

其實這類的統計資料都時有所聞
不過這三個統計數據倒是歷久不衰
因為準確度極高

像以往還有王建民&台股的表現關係
或是林書豪&台股關係
日本也有野茂的勝投&日經關係數據
這類的統計琳瑯滿目
但或許是出場的次數太多
導致統計的統計結果大概比扔銅板機率好些

由此可知
偶爾為之的統計數據參考樣本會比較具有參考價值

以上的統計資料可以當作是閒聊話題
亦可當交易的參考
套句毛主席的話:
不管有條理地分析還是無厘頭的分析
只要是可以賺錢的
就是好策略!


歲末統計資料與交易計畫

今年的過年比較早
歲末的交易計畫選擇在聖誕節推出

以下是根據統計資料加上選股題材的歸納結果:

  • 尾牙至封關的上漲機會在統計上呈現百分之百的上漲結果
今年的尾牙日(2014/元/16)封關日為(2014/元//27)
不過這段期間的統計雖是上漲
不過幅度卻是有所差別
算是過年小紅包

  • 十二月到次年的二月抱股  跨年多頭可以期待
台灣統計每個月分的漲跌
以十二月,元月,二月為最容易上漲月份
如果再將條件設定為十二月到次年二月連續統計
上漲的機率高達80%以上

  • 新曆年到舊曆年間  投機股漲勢最兇悍
每年十二月到次年第一季
漲幅前10名的特色:

  1. 小型投機股
  2. 資產股
  3. 低價電子股
大型股以及電子股通常到第二季公布財報
這些績優股才會跟著接棒
新曆年到舊曆年這段期間玻璃/橡膠/營建/汽車/航運鮮少有驚奇表現

  • 而營建的三二九行情通常在舊曆年過後就可以進場布局
這通常是最佳的介入時機
通常三二九之後營建反而容易"春眠不覺曉"

  • 年終的集團作帳行情
發動時間點:封關前一個月到一個半月
統計最有作帳行情集團:

  1. 新光集團
  2. 亞東集團
  3. 霖園集團
  4. 中信集團
  5. 台塑集團
通常亭均有10%的幅度
反倒是7-11的統一集團不熱衷於此
無明顯的作帳行情
集團作帳三部曲(以亞東集團為例):

  1. 以遠紡主攻  先行拉抬
  2. 再來拉高相關企業的股價
  3. 逢高出脫遠紡股票  挹注相關企業的獲利 


  • 投信作帳行情
時間發動點:封關前兩周
作帳方式:

  1. 拉抬旗下的基金淨值
  2. 打壓其他基金的持股
年底的基金作帳行情特色:
大家越看好的股票
就越不是投信作帳行情的標的物

  •  高股利投資人布局時機
高股利是許多保守的交易者的標的
通常比較好的進場點落在元月
可以根據各投資機構預估明年高股利名單
以及今年的高股利個股 
開始選擇布局標的物
最後先前提到的:

  • 統計12月的 外資買超狀況
若是買超
通常次年第一季都已上漲的機率偏高(極高)
已經是聖誕節
外資進入放大假階段
所以統計2013/12/02到2013/12/24日的外資買超累計金額270E
(資料來源:台灣證交所http://www.twse.com.tw/ch/trading/fund/BFI82U/BFI82U.php)
明年應當是萬馬奔騰之勢
尤其今年基期如此低

NEWS:
中央研究院20日公布我國經濟成長率(GDP)預測,2013全年實質GDP下修至1.80%,至於2014年,由於全球經濟將溫和成長,預估GDP可達2.89%。

原文網址: 中研院:我2013年GDP僅1.8%、2014上看2.89% | ETtoday財經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1220/308646.htm#ixzz2oTS4DCPN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以保守估計2.50%還是超越近倍的成長

後記:

  • 我以為明年的高點可期
不過要小心2014中秋節與白露的節氣同日
有變盤之虞

  • 我預估 2015年是比較慘澹的年
所以2014的行情要把握住
通常選舉前一年銀彈不出
會用在選舉年的選舉前一季
以免浪費銀彈的價值

2013年12月23日

節氣與交易統計


今年的冬至
天氣晴
在吃湯圓的同時
計畫著明年的交易

冬至乾  濕過年
經過多年的統計
確實很準

那今年的過年怎過?
冷忽忽的年假
最好的就是泡溫泉
戶外的遊樂場應當不是最優選擇
尤其是遇到下雨
應當會更掃興

以照樣的態勢
我想今年的遊樂場的門票收入將是問題
最好避開這類的股票

加上年假比往年短
我想許多家庭應當會選擇短程的遊憩
留意飯店住房的預約訂購是否容易
可以當作是交易的參考指標

不過可以留意兩個統計結論:

  1. 封關前一周買進龍頭股  開春賺錢機會大
  2. 尾牙到封關上漲機率大
先預祝明年交易順利!!

關於離場

以下是市場上對於離場的條件設定:

  • 單日出現5%以上的漲跌幅度時
  • 波段修正幅度大於8%以上幅度
  • 股價上漲時,途中的洗盤.通常有20%以上的幅度時可以先離場,再擇低買回
PS 若是停損(停利)離場之後,價格仍然強劲表態,可以認錯,將部位回補,或是另找標的進場

PS 主力刻意打壓來吸收籌碼,形成"空頭陷阱"這種的調整幅度不致太大,導致現行格局失敗,通常不會打壓到波段停損價

停損最大的障礙是投資者的思維定勢與僥倖心.

如果進場的預期假設條件消失
通常就是離場的時機
這是最直接的離場思維
但是
有多少交易者可以做到?

當停損價位出現
應當立即的以市價做止血的動作
這是停損的標準動作
多少人會覺得再看看?

交易失敗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僥倖心漸漸侵蝕交易心態


2013年12月17日

ireading -- 自主投資之鑰

書名:自主投資之鑰
副標:從古今全球經濟看見投資策略
作者:JOE
出版社:法意

這本書所提出是總體的投資概念
應當是比較像是羅傑斯之流的大觀式經濟解讀
比較特殊的是:將人口的變化對比經濟發展所產生的經濟效應

人口的變化是最近幾年被討論到
因為台灣即將步入人口負成長
所以這議題更加地被提起

大概
開發國家因為教育以及收入提升
相對應的卻是人口的出生率下降
這個現象以往並不以為意
不過在歷經日本的高齡化社會產生的經濟沉淪
近幾年歐洲國家的經濟風暴
如果追究其因果
人口的變化或許有比較明確的答案

當歐洲與日本的高齡化社會出現
不得面臨的問題:

  1. 延長退休年紀
  2. 延長工時
  3. 降低時薪
  4. 取消多項社會福利制度
  5. 增加稅收
  6. 刪減退休金支出
老齡化國家遲早面對的問題:退休制度的崩毀
以最近美國大城底特律破產為例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無力支付鉅額的退休金
無法想像一個汽車大城會因此破產

出生率的惡性循環:
開發中國家在經濟成長穩定後,出生率往往漸低
對已開發國家而言,經濟越不理想,出生率也會逐漸下降
這樣的狀況就是現今全球的人口成長率將進入負成長的主因
所以,中國考慮將一胎化廢止

預計在2040年全球總人口成長率將進入負成長
未來對食物的總需求下降
對原物料走勢將形成長空階段
也將帶動服務業需求下滑
這樣的惡性循環將使商品供過於求,產能過剩
企業投資和產業發展將進入極低毛利率時代
如果以現在台灣產業的微利現狀來看
未來可能更辛苦
但是做了有錢可以支撐
沒做就破產的背景
將會有不得不開工的窘境

書中亦提到全球各國因地或因時制宜的資本主義
以及各國的經濟發展背景和各種因應時代所採取的政策
相當的詳盡

文中對於房產有極大的警告
因為房地產是對產業創新以及實際經濟無重大貢獻的產業
僅為GDP數字有所影響
但當經濟發展末期的資金洪流
會產生大量的房地產傳奇
再爭相競買之下會造成地產的價錢大幅度攀高
更讓在其中得利或是未得利的投資者更眼紅
更拉高價位
但是當人口紅利下修或通貨膨脹下降
甚至利率升息的背景
將是房地產的噩夢之始
這是次貸風暴的發生之起源
看最近美國QE以及對升息的考慮
應當有相當大的部分在於此


當然
要找尋未來的金錢走向:
以人口紅利來看
未來印尼,巴西,墨西哥,菲律賓都有機會取代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
因為大量的年輕勞動力以及匯率的關係

以人口紅利分析未來發展區域:
東南亞:菲律賓,越南,印尼,馬來西亞
非洲:摩洛哥,南非,埃及
中南美:巴西,哥倫比亞,墨西哥
亞洲:土耳其,印度

當然以上的國家會因為政治,宗教影響下動盪
但是當經濟的基本建設開始完善
將會有極大的機會成為金磚

不過也別忘了:美國
這一個吸引大量人口移民的地方
即使人口紅利降低
但是因為有源源不絕的年輕勞動力輸入(墨西哥)
加上大量的創新力
是遷一髮動全身的經濟體

最後,作者在本書後封面有對2013後的經濟預期
有興趣的可以翻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