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機,決定獲利基礎

先前關於冬至的天氣提到觀光股
曾經認識幾個交易人
他們固定的時間會去操作特定類型的個股
舉例來說:

在新曆年與舊曆年都有長假
他們會選擇交易觀光股
特別是飯店股(六福飯店)或是旅行社股
因為長假效應
隨著大量的觀光客湧入下
相對的業績也水漲船高
長假也帶動國人出團的意願
在撇開冬至的統計資料
這是有機會拉抬股價的條件
所以通常會在長假前就先行於低點布局
即使過年出現下雨
通常下訂的飯店也不易去取消
畢竟下雨天也有下雨天的去處與玩法
所以
飯店股的表現至少比遊樂場股來的穩定

但如果是在梅雨季節去交易這類型股票
相對的獲利機會與空間相對地就會被壓縮

所以,有些類股的進場時機相對顯得重要

再有一例:
以往大家都知道中鋼是個超級牛皮股
但是我有客戶每每在除權前兩周
會將定存解約
外幣贖回
為了要購買中鋼
他說:中鋼雖牛皮,但是通常都會填權
統計起來在中鋼除權又填權的過程裡
算起來的利率都是比定存高
而風險卻相對的低
所以她每年都固定會做這樣的舉動.

有些個股的交易時機比任何分析都來的重要
亦有許多交易者數十年如一日的交易同一檔個股或是商品
他們有可以知道何時或是和價位是建立部位的最佳狀態
這不失為另一種交易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