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線的角色
最近的指標都會建立輔線系統
尤其是震盪指標
為何有這樣的轉變?
一條線我建立系統的主要觀念
但是
輔線的建立是讓我在觀察多空的判斷確立
或是交易線與輔線的關係推論上
確實是有幫助的
我以BIAS乖離率來舉例說明
當市場界定出乖離率多大為乖離的時候
我不知道20是高還是40是高甚至到達60之上
那我的交易結構勢必會出現猜行情的必然性
那如果以往的經驗是40是高,那我從40進場空單
恩,從40離場好了
畢竟只交易多方部位
那後邊的一大段是不是可惜?
當然我都把持著做計劃得到的行情
那如果我今天是做空單?
還是說今天之後再度進場我的情緒是否會被影響?答案是會的!
畢竟我是交易人而非使用機械式下單
這時的輔線系統就凸顯了他的重要性
再用今天剛設計的HMA_R系統舉例:
如果兩條輔線沒有位於多空分界之上
那主交易線的"打勾"就無法確認進場的安全性
必須等待主交易線站上安全線之上才能確認
這樣我就必須再等待進場而進場確認是長紅棒!!!
我會進場交易嗎?可能設價系統都無法成交
之後當三條線都上超買區表示會有一波衝動的追價行情
我就可以等待更好的價格
當都破超買區的三條線
出現主交易線在輔線之下,我就能選擇休息停止交易。
而不用使用遁甲排盤的玄學輔助。
這就是為何近來開始使用輔線的交易,當然輔線的設計就凸顯出它的重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