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市場中你唯一且必須接受的事

        有的交易者拒絕止損,提出的理由看起來也非常合理,那就是:別人賺的錢就是你止損的錢,所以不能止損,不能讓別人賺走你的錢。記得在初接觸股票交易的時候,我們這些散戶朋友當中拒絕割肉的一大理由就是:絕不割肉,因為莊家賺的錢就是你割肉的錢。

        假設一下,如果人人都堅持不止損,而且大家都有足夠的資金硬挺,投機市場會變成什麼樣?絕對是一潭死水!市場根本就無法運轉下去。帳面的利潤可以讓你精神愉悅,卻無法幫助你在現實世界裏生存。

  如果真是這樣,投機市場早就不存在了。因此,投機市場的遊戲規則參與者必須止損,這樣市場才能活躍起來,才有流動性。交易者既然進入了這個市場,就必須接受這個市場的遊戲規則。投機市場內在的運轉機制一定會對據不止損的人進行無情的懲罰,因為這種行為對投機市場本身的健康產生了威脅。


  投機市場經過這麼長時間的運轉,早已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內在機制來懲罰那些拒絕接受遊戲規則的人,而且目前看來,這套機制非常有效,其基本運行機制就是這個世界上沒人擁有足夠多的資金來支持他的硬挺行為。

  雖然不排除有那麼幾個漏網之魚,但這種事情出現在普通人身上的概率,恐怕比中彩票的概率還有小。作為一個有理智的普通人,硬要去選擇小概率事件,並不能證明你有多聰明而應當稱之為瘋狂。

  作為一個普通的投機者,應該無條件接受止損觀念,這不是你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你進入這個市場,並在投機市場生存下去的前提條件。你進入市場的行為本身,就是答應了市場要求止損的遊戲規則,作弊可以得逞一時,但很難得逞一世。即拒絕止損,就是一種違約行為,遭到懲罰合情合理。

  所以,一個普通的投機者應該做出的理智選擇,應該是聰明的止損,快速的止損。設法讓其他交易者止損的數目更大一些,止損的時間拖延的更久一些。在一個零和遊戲中,參與者之間不是比誰更正確,而是比誰犯的錯誤更少,犯錯誤之後造成的損失更小。拒絕止損的人屬於這場遊戲的投機取巧之輩,絕大多數下場都會很慘。

  止損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心理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因為它可以幫助你建立在投機市場上生存下去的信心。其實,投機本身也是一個心理問題。在我看來,所謂戰勝自己就是克服投機給交易者帶來的各種心理障礙。

你眼中的投機市場是什麼,它就是什麼。只要你的行為和你的理解不發生衝突,就可以了:也就是理念、規則、行動一致。

  比如一些理念認為交易是一場概率遊戲,市場呈現慣性趨勢運動,我們需要依靠慣性趨勢獲取概率優勢,從而在市場中生存,在這個理念基礎上,制定了“拐點->波段->趨勢->資金”四位一體的順勢跟蹤交易規則,並按照這個規則長期跟蹤1-3個品種進行交易,最終達到長期穩定盈利的目的。投機也是一樣。你必須有一種支撐你在投機市場上生存下去的信念。我大談概率,只是想告訴你,這是支撐我的信念。它能不能成為支撐你的信念,關鍵不是它是否真的有效,而是對你是否有效。

  基本分析也好,技術分析也好,都有可取之處。你需要的就是這個可取之處。你喜歡追隨趨勢,就要一直追隨趨勢,在市場沒有趨勢的階段,你就要接受這種操作方法帶給你的損失。你喜歡做區間,就要一直區間交易,同樣也要接受趨勢降臨給你造成的痛苦。在具體操作中,只要你嚴格控制風險就可以了。不要試圖在趨勢市中追隨趨勢,在區間市中高拋低吸做差價。你難道不覺得這種想法太過完美嗎,基本上沒有實現的可能嗎?在交易這個世界上,要想得到就必須付出。

  在區間市中忍受一再被即突破欺騙的痛苦,就是你享受追隨趨勢成功所帶來快樂的代價。你唯一能夠做的,唯一能夠完全由自己做主的,就是在犯錯誤後儘快糾正,儘量減少錯誤所帶來的虧損。既然這是你唯一能夠做的事情,你為什麼不去儘量把它做好呢?

  信心問題解決了,你就能更自如的進出市場,我認為這一點至關重要。總是遲遲疑疑,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分析的再好又有什麼用呢?不解決信心問題,你就會總是等待所謂的最佳進場時機。要知道,最佳的進場時機不是分析出來的,也不是等來的,而是不斷嘗試試出來的。你心中有數,就敢去嘗試,心中無數,即使我拿刀架在你脖子上,你也仍然會畏畏縮縮。“再等等,再看看”,如果你經常對自己這樣說,就說明你的心裏障礙還沒有解決。

        止損應用最重要的地方:不要被動的等著止損被觸發,要積極主動的止損

        下單同時設定的止損位是你可以接受的最大虧損,儘量在它觸發之前採取行動。在你進場建倉的一刹那,你的交易其實已經結束了,因為在進場的時候,你必須已經定好下一步的操作計畫,剩下的,只是等待和執行而已。我們可能做不到走一步就已經看到前面5步,10步那麼遠,我們只需要看到下一步就可以了,也就是每一次操作時,就定好下一步的計畫,然後按計畫去跟蹤執行,依次類推。計畫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畫。


        總算可以接受止損了,以為問題就此解決了,沒想到遇到的問題更大。幾乎每一個從拒絕止損到接受止損的交易者,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有許多人甚至因此又放棄了止損,走回了不止損的老路。拒絕止損,在震盪市中似乎是非常有效,無論我在什麼價位入場,無論我是買還是賣,只要能夠堅持不止損(倉位不太重),最終總能獲利。

       也常見到採用分時線交易結構的交易者,在設定止損上使用周線級別。這是為了防止被打到止損,但是這樣的止損對於你的交易結構是沒有幫助的,除了很少被打到停損這件事之外

        設定寬範圍止損的交易者有一個理由,就是他準備做長線交易。正如交易所的幽靈所說,交易本身沒有什麼長線短線之分,只有持倉時間的長短之分。好的倉位持有100年也不嫌長,不好的交易持有1分鐘也不算短。

  在任何一次交易前,預設持倉時間,預設盈利目標,我認為都是不太客觀的做法。有了預設,我就會希望市場按照我的預想走,對市場走勢產生希望,你必然就不會客觀的看待市場了。決定持倉時間和盈利目標的,不是我,而是市場。在交易前,我能夠預設的,只是我能夠虧多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