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來看,交易的確是有可能創造奇跡,當然,也只是一種可能。特別是對於有志此道的人,,也許必須把目標定得比較高遠,或者說,交易市場是要用來做超常規發展追求超額收益率的,否則對不起你付出的代承受的風險。
如果想成就這份傳奇,只能靠傳說中的那個好朋友---趨勢,抓住趨勢就意味著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就是遲早的事情。
反過來,如果還在這個市場裏混卻一直沒有抓到趨勢,那樣的人生的確如同鹹魚一樣。
至少有這樣幾個方面工作要做,並不比你開店創業或者躋身職場高位更輕鬆。
第一步:必須端正觀念改變思想
我們的行為都是由我們的思想主導的,根源在這裏,所以,第一步要從思想當中樹立交易是用來賺大錢的觀念,以此為目標,接下來就會倒推方法,因為賺大錢必須靠大趨勢,這時候才有可能把全部的重心轉移到如何尋找大趨勢做足大趨勢上來;
第二步:放棄一切非趨勢、反趨勢的幻想
順勢交易就像坐在一列高鐵上,躺在上面睡覺也會把你送到理想之地,但逆勢交易卻如同站 在高鐵對面,只有粉身碎骨。
但因為趨勢時間太短,所以,我們耐不住寂寞,就會在那些沒趨勢的時間裏尋找小波段,久而久之養成波段思維慣性,從目標上來看是小富即安,從使用工具上偏向波段指標,從交易策略上偏向逆勢操作,所以這些,都是反趨勢因素,固然有其道理,但如果為了求得夢中的趨勢,就必須斷舍離,把這些工夫改成休息更好。
交易之神利弗莫爾說,最好的利潤都是坐等來的,而不是折騰來的。他講的核心就是趨勢的特質,趨勢是靠等來的,不是靠努力求來的,能不能抓住趨勢卻是要靠努力。
第三、果斷採用最直接最簡單的趨勢指標
除去個別機構操縱市場可以製造階段小趨勢,之外的趨勢,以及所有大級別趨勢,都不是人為可以控制的,甚至也不是人為可以預測的,所以,很多人經常會以目標的多少點位的對錯來衡量思考,但這不是本門風格。我們認為趨勢只是一種客觀存在,靠肉眼觀察即可,沒什麼複雜的,麻煩一點是在轉勢的時候需要借助多一點指標,其他只要順勢操作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即可。
經過反復對比包括實盤嘗試之後,個人以為最好能對諸多複雜的指標體系忍痛割愛,就像把家裏那些看起來可能有用,但實際到死都用不上的東西清走一樣,留著只會壞風水壞運氣,喬布斯深通此道,把蘋果產品做出禪意,其實就是在極簡約中具足最高效的用戶體驗。所以,必須把那些曾經讓你生出幻想卻又從未照進現實的指標以及對應的思想全部清走。
當我們排除一切非趨勢因素,餘下的其實自然就是趨勢因果,這種減法思維很重要。
從今天開始奉行極簡看盤,並且訓練趨勢思維,直至變成本能反應。
努力尋找最強趨勢,有趨勢大做,沒趨勢不做。
交易的快和准,來自專注和靜定
靜,在一些哲學、宗教或修身處事方法中,被奉為最高的境界。心無掛礙,專注於當下,便是成功地走進了“靜”的境界。
躁,容易亂,亂了,也就做不成事了;靜,則生定,定了,就容易把事情做成。
交易和做其他事情相比,更需要靜,因為股市撲朔迷離、變化萬千,又是分分秒秒在波動,比較容易讓人“意亂情迷”,亂了就容易虧,所以股市虧錢的是大多數,只有少部分能靜下來,或者比別人少亂一點的人,才能相對勝出。
在交易中,靜分為“心靜”和“身靜”。
做日內短線的人,整體上身應該是靜的,但不能完全靜下來,因為要手一直動才能抓到行情,並且動的時候還要快,進場要快,出場也要快,進場要儘快搶到價格,出場也是如此,搶到好的價格就能多賺一點。
做日內短線,心必須靜,只關注在一個點上。除了盤面(比如盤口數字的跳動、數字跳動的速度、數字變化的大小、成交量持倉量的變化、形態的變化等),心無旁騖,進就進了,出就出了,賺就賺了,虧就虧了。除了做好當下的這一筆交易,沒有任何雜念。
做波段或中長線,則是要“身心俱靜”。沒有機會不動手,不被盤面的波動所誘惑。而機會出現時,則要快和准,就像狙擊手,或狩獵中的獵豹一樣,埋伏起來,一動不動,等待目標進入射擊範圍或獵捕範圍,有把握時才出擊,並且追求一擊必中,萬一不中,則要馬上撤退,否則就暴露了自己。
做交易,不管是短線還是中長線,只有讓自己靜下來,才能做到出擊時的快和准。靜是等待的狀態,是讓自己全神貫注地伏擊,當各類機會出現時,心靜才能分辨出哪一個機會是屬於自己的,或是風險很低收益較高的,是值得嘗試的,這樣就有了“準頭”,能夠提升出手的勝率;同時伏擊時靜得心無旁騖,只關注適合自己的機會是否出現,一旦出現,就馬上動手,以最快的速度把屬於自己的機會抓到自己的手中,當然在獲得利潤時,也能迅速兌現利潤,在有風險時更能迅速逃離風險。
如果靜不下來,心有雜念,身有異動,則在行動時,要麼慢了,錯失了機會,或是少賺了錢、多虧了錢;要麼是“亂的快”,即是沒有預備、沒有計畫、沒有應變、沒有準確性、沒有分辨力甚至是沒有目標的快,這種亂的快還不如快,因為亂的快只會讓你虧得更多。
投資是把雙刃劍,合理投資能讓人財富增值,非理性投機則有大概率破財的風險,在做交易時,應該嚴格把控風險,多看,多學,少操作。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