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跟交易者相通的地方,醫生必須花很長的時間,學習解剖學、生理學、藥物學和幾十種次要的學科,他學會理論後,開始終生行醫。他要觀察所有的病理現象,並且予以分類。他學習診斷。如果他的診斷正確——正確與否,要看觀察是否精確而定——他應該在善後方面做得很好。當然,請你時時記住,人體很脆弱,而且完全無法預測,會讓醫生不能達到百分之百的正確率,然而在他經驗愈來愈來豐富之後,他不但知道怎麼樣做正確的事情,其實這不是反射動作,而是他根據多年來對這種病症的觀察,診斷眼前的病例,而且在他診斷出疾病之後,他自然只能用經驗告訴他的正確方法,來治療這種疾病。你可以傳承知識——也就是說,你可以把你用卡片分類收集的所有事實傳承下去——但是你不能傳承你的經驗,一個人可能知道該怎麼做卻還是虧錢——要是他做得不夠快的話。
觀察、經驗、記憶和數學——這些就是成功交易者必須依靠的事情,他不但必須觀察精確,還要隨時記住所觀察到的一切。他不能賭不合理性或不能預期的事情,不管他個人對人的不理性有多強的信念,或是他多麼確定可以經常察覺到會發生不能預期的事情,他必須始終根據可能性來下賭注——也就是嘗試預測可能性。在這種遊戲上多年的操作、持續的研究、不斷的記憶,使交易者能夠在無法預料的事情發生時,在可以預料的事情來臨時,立刻行動。
經驗豐富的交易者經常用極快的速度行動,以致於他事前沒有時間說明所有的理由——但是這些理由都是充分的好理由,因為這些理由是以事實為後盾,而這些理由是他從專業的角度,靠著多年工作、思考和觀察所收集來的東西,這種專家把每件事情都盤算得清清楚楚。
很多人看似有著超強的隨機應變能力,那不僅僅是因為天賦,更多是因為之前做過太多的準備,才能顯得遊刃有餘。
大多數人的失敗與慌張都是基於同樣的機理,很簡單,準備不足,所以害怕,他下注之前,什麼都不知道,甚至下注之後,還是什麼都不知道。準備不充分的人面臨的困境,就好像是個手銬,越掙扎就越被箍得越緊,面對最後期限,無法不產生無比的焦慮。而這些焦慮產生的唯一作用就是分散注意力,使得產能低下到極限,反過來,產能的低下和時間的緊迫所產生的唯一作用就是更加焦慮……惡性的死迴圈。
你們所有的開倉的,加倉的,止損的,止贏的疑問,問別人沒有絲毫用處,你們應該問自己,問自己每天做的功課夠不夠。
每天不做交易的功課,迷信高手,相信定法,想以定法來一勞永逸的人,不過是最無知最懶惰最遊手好閒的一類人。
任何問題都要勤作功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懶惰是永遠無法戰勝市場的,投資首先要克服依賴心理,不要存著依賴心,該學的不學,該做的不做,該準備的不准備。一味把希望寄託在
別人身上,然後就想著豐厚的回報,那結果可能會讓自己大失所望。
金融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法無定法,是我們必須接受的現實。不要害怕實踐後的修改,完成任何一項任務的過程中,修改都是不可或缺的內容,你在修改,就說明你在進步,很多人一生最終一事無成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是脆弱的完美主義者,天真地希望自己可以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裏完美地生存——所以註定以失敗告終,一直在尋找完美的方法又找不到,導致他們一直溜走於許多QQ群中不停尋找,永遠沒有開始,成為了流氓,群裏的財叔對流氓有個很經典的定義:溜走在群中目標迷茫簡稱“溜茫”。
接受現實需要勇氣,因為現實不是我們最初以為的那個樣子,也不是我們任何時候嚮往的那個樣子,現實難以接受的同時,更難接受的是已經在現實中渾然不知地浸泡了許多年而面目全非的自己。
內心脆弱,無法接受現實卻又急於擺脫尷尬的同時竟然不願意付出代價。這樣的學生,希望的是得到一個靈丹妙藥,就著一杯涼白開灌下去之後就從此與眾不同、煥然一新、重新做人。不要過分依賴老師,老師不是神,要求老師敬業是非常合理的,但要求老師負全責則是不合理也不現實的,事實上,即便是最好的老師,也只不過能做到他能做好的那一部分——盡最大努力去教好,用自己的學習結果衡量老師往往並不正確。
而且我們往往發現越是基礎差的學生對老師的要求就越高,見識越少的人越喜歡用自己所有的見識作為判斷依據,並且完全不顧自己見識的局限,也不知道自己的見識有局限。
於是他們開始拒絕學習,就不可能有機會知道學習之後的收穫;進而由於他們並不知道學習之後的收穫是什麼,於是當然不知道那收穫有多好多大,既然對他們對學習的好處無從瞭解,於是就沒有學習的動力……又一個惡性循環。
世上沒有輕輕鬆松就能成功的事,一切全在自己艱辛探索和用心體悟,如果抱著投機取巧的念頭,只是欠揍罷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