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總是少數人賺錢
這是一個鐵律。
我們可以用反證法:假設這個市場是多數人賺錢,少數人虧錢,那麼,市場將會怎麼樣?
所謂市場,就是交易場所。市場本身不產生利潤。所謂賺錢,無非是一部份交易者從另一部分交易者賺取資金。
假定市場有十個參與者,每人身上10塊錢。如果是少數人賺錢,其中一人從另外九人身上賺取2塊,這人身上就有28塊,另外九人身上有8塊,遊戲可以繼續進行;如果是多數人賺錢,其中九人從一人身上賺2塊,九個人身上就有11塊錢,一人不但虧光了,還倒欠8塊,遊戲玩不下去了。
少數人賺錢,市場可持續;多數人賺錢,市場就崩潰了。
這跟彩票的原理一樣。如果多數人中獎,彩票行業無法經營;只有多數人落空,少數人中獎,彩票行業才可以持續經營。
所以,市場會用一切方法讓少數人賺錢,多數人虧錢。
我們可以演繹出什麼推論?
(一)市場走勢往往與大多數人預期不符。換言之,行情走勢往往出乎大多數人意料之外。
我們無法斷定自己屬於“大多數”,還是屬於“少數”,因此,無法準確預期市場。
什麼是“無法準確預期”?不是說每次預期都錯誤。如果是這樣,反而好辦,我們只要每次跟預期相反操作就行了。“無法準確預期”的意思是,有時蒙對了,有時蒙錯了,時對時錯,無法確定。
我們可以有預期,但要有可能犯錯的準備,預備好應對策略。
風險是什麼?風險就是不確定性,就是犯錯的可能性。
(二)表現在交易系統上,第一是任何策略,運用的人多了,就會喪失優勢。第二是任何系統,都存在“衰退期”。
1.市場上,任何策略,都有它的優勢,有它的“一畝三分地”,有它的“畝產量”。運用的人多了,就削弱他的優勢,分薄它的利潤,導致有些人顆粒無收。
比如,一個市場上,大家運用同一種策略,那麼,賺誰的錢?又比如,大多數人運用同一種策略,那麼,大多數人賺少數人的錢?這違反了“市場上少數人賺錢”的鐵律。
打個比方,一塊地,一個人耕作,豐衣足食;二人耕作,勉強度日;十人耕作,半饑半飽;百人耕作,把地耕爛。
所以,有效的策略,要麼其硬體門檻極高,像西蒙斯的量化操作:營業部設在交易所旁,直通光纖,信號比任何交易者都快千分之幾秒,搶先成交;超大型高速運轉電腦;高級演算法、高頻交易;一流數學家團隊。要麼是一般人難以執行,像海龜交易法:頻繁止損;巨幅回撤;一年沒幾次交易機會,閑得數完手指數腳趾;間或系統衰退,非有超強心理素質的人,難以完全貫徹執行。
海龜交易法的發明人理查德.丹尼斯對記者說:“我說過很多次,你可以把我的交易法則登在報紙上,但沒有會遵守它們。”我曾經把海龜交易法教過同事,她用這個方法交易兩次就放棄了,埋怨說:“每次都買在高點,賣在低點,太愚蠢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