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賭注
帕斯卡的賭注,是十七世紀法國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布萊茲·帕斯卡提出的一項哲學論證:
我們到底該不該相信上帝的存在呢?
我們不討論其中關於上帝和信仰的部分,單單只看論證過程和數學計算:
上帝或者存在,或者不存在,無法以理性分辨;
人們必須猜測......就像拋硬幣猜測哪一面向上一樣;
你必須下賭注,不能不下。
那麼,該如何計算呢?
帕斯卡的分析,如下方的圖表:

如上圖,讓我們衡量一下賭上帝存在的利弊得失:
若上帝不存在,你選擇相信上帝的成本也有限,選擇不信的收益也是有限的;
若上帝存在,你選擇相信上帝的收益是無限,選擇不信的損失也是無限的。
即使上帝存在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如果計算一下期望值,選擇相信上帝的回報也高得驚人。
也就是說,如果你賭對了,你將贏得一切,如果錯了,失去的都算不了什麼。
也許有人會說,那買彩票,是不是也算帕斯卡賭注呢?你看,只要付出幾塊錢,就有幾個億的期望值,儘管概率小,但賭對了改命,賭錯了損失也不大啊。
然而,買彩票並不是帕斯卡賭注。
帕斯卡騙局
買彩票和六合彩都不是“帕斯卡賭注”。
帕斯卡賭注是指投入成本可以忽略不計、而回報可以很大、並且計算下來期望值為正的事情。
例如向女神表白,向老闆爭取機會,等等。
也有投入成本不算小、但回報無窮大的。
例如量化交易之父索普打算死後冷凍自己,投入一定不小,他自己估計復活的可能性約為2%。這仍然算一個帕斯卡賭注,因為他用的是這輩子根本用不到的錢,主動當小白鼠還可能為後代造福。
為什麼彩票不算?
1、期望值為負數。
買彩票追逐的是比雷劈還小很多倍的極小概率機會,並且期望值為負,根據大數定律,玩兒得越多,輸得越穩定。
2、成本並不低。
打算靠彩票和六合彩致富的人,投入並非不可忽略,每天十塊錢,一年3650元,算上複利的機會成本,其實不低,鈍刀子割肉更狠。
比方說,你向女神表白,雖然被拒絕的概率很大,但收益貌似無限大(至少你當時那麼覺得),並且被拒的成本可以主觀選擇忽略,所以還是可以試一下。
但是,如果你根據帕斯卡賭注,每天向一個女明星求婚一次,那就很愚蠢了。
3、破壞人的大腦。
更大的成本是,買彩票等行為,讓人沉迷於一夜暴富的幻想中,極其消磨鬥志。
即使真中了彩票大獎,大多數人的結局也不太好。
而真正的帕斯卡賭注,例如向老闆爭取更有挑戰性的崗位,該舉動不僅不是成本,還能鍛煉樂觀,磨練意志。
《原則》的作者達利歐,他年輕時看中一套房子,想買。別人都說不可能,他自己當時也沒錢。但他仍然給屋主打了電話。結果,屋主不僅願意賣,還可以給他一筆貸款。
假如一個人在工作時有這種精神,會獲得“死磕”的溢價。
但是,在概率穩定和大數定律起作用的領域,這種死磕並沒作用。
例如,我和喬丹打籃球,再死磕也沒用。
很多散戶忘記了自己在股市上其實是和一群裝備精良、有知識還會耍流氓的職業人士死磕,越磕越死。
有一種詐騙,是反向利用“帕斯卡賭注”:
反正也吃不了大虧,說不定占大便宜呢!
97年左右,我曾經知道某地企業批量詐騙,很認真約人去當地談生意,然後吃飯娛樂,讓你買單。你想,要是騙子也不會騙一頓飯吧?
真相是,人家就是騙你這頓飯的餐廳分成。
直至現在,也總會有頭銜大得嚇人的正經名流,談的都是十億百億的大生意,缺的只是臨時小錢,你要是跳進去,就中套了。
類似騙局不勝枚舉,例如你中獎啦,只要承擔快遞費,就把東西寄給你。
我們姑且稱之為“帕斯卡騙局”。
這類被騙的原因,只有一個字:貪。
帕斯卡賭注最早是帕斯卡對是否信上帝的思考,信上帝的好處可能是無限的,成本呢?說不定還沒成本呢,如果信仰能令人寧靜。
所以也很難單純用期望值計算的方式,來算哪些是帕斯卡賭注。
帕斯卡賭注更像一種積極向上、敢於探索的小強精神。這類成本更多的是一個人的臉皮、意志和激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