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

設定目標區的七種方式

 設定目標區的七種方式

  01 固定回報:風險比率

  最簡單的設定目標策略就是固定你的風險回報比,其過程如下:

  1)測量入場和止損點之間的距離。在下的示例中,距離為7.25點。

  2)根據目標距離和期望的回報率/風險比,將止損距離乘以1、2或3倍。

  你會看到,這是實施一致的目標策略的非常簡單的技術。

  較高的回報:有關此策略,我們要注意的是風險回報比。即風險比率越大,勝率越低。尤其是新手交易員最好選擇較小的目標,使其具有較低的風險回報比,因為這能大大提高勝率,從而更快地建立信心。

image.png

  02 最近的支撐和阻力位

  一種非常流行的目標策略是利用最近的支撐位和阻力位。支撐位和阻力位是價格的主要障礙,選擇其作為目標很有意義,以此為目標就不必突破較大的支撐位或阻力位,因為這會增加價格未達到目標的可能性。

  通常,交易者向左看以找到最新的重要支撐或阻力位,然後將目標置於其上方幾個點。在下面的示例中,交易員希望在做空交易的情況下將目標設定在支撐位之上幾個點,因為這將減輕價格走勢可能反彈至該水準的一些風險。

image.png

  03 形態投影

  這一策略使用形態高度來確定成功突破後價格可能移動多遠。在下方的示例中,我們可以確定一個反向的“頭肩”圖表模式。我們首先測量從圖案的最低點到最高點的高度。然後,我們將距離投影得更高。

  如果選擇此目標策略,則必須測量從圖案的絕對最低點到絕對最高點的距離,以獲得正確的距離,這一點很重要。一些交易者還將形態高度乘以0.75、1.25、1.5甚至2的倍數。同樣,目標離目標越遠,價格觸及目標的可能性就越小。

image.png

  04 較高的時間軸移動均線

  由於外匯市場的均值回歸性質,該技術在外匯交易中特別有效。

  在下面的示例中我們能夠發現價格總是會回到中心移動平均線,並且一直圍繞其移動。在此示例中,我們採用的是30分鐘圖,移動平均線則為4H時間軸的50週期移動均線。較高的時間框架移動均線目標策略最適合用於反向交易方法,你要尋找的則是更高時間週期移動均線的交易機會。

image.png

  05 斐波那契擴展

  一旦確定了A-B-C突破和回檔的情況,就可以從突破動作的底部到頂部繪製斐波那契線。找到回撤水平線C後,交易者便可從斐波那契擴展水平線中選擇一個作為目標。

  通常,1.38和1.61斐波那契擴展水平線是最接近的水平線,也是最常用作目標的擴展。價格很少能達到2.00和2.61的水準,要達到這些極端的斐波那契擴展水準,就需要有強烈的趨勢。

image.png

  06 基於時間交易

  基於時間的目標可以與其他目標策略結合使用。例如,日內交易者通常使用日末(交易)目標策略,並且在交易日結束前退出所有未平倉頭寸,以避免任何隔夜風險。

  波段交易者通常利用週末目標價格策略在週五晚上退出所有交易,以避免週末持倉帶來的風險以及承受缺口風險的風險。

image.png

  07 追蹤止損

  類似於基於時間的策略,追蹤止損技術也可以與其他目標策略結合使用。但通常來說,使用追蹤止損法的交易者希望盡可能長時間地進行獲利交易,並擁有開放式目標策略,這意味著他們根本不使用目標價位,僅通過追蹤止損價格以最大化趨勢市場中的利潤。

  通常,交易者選擇移動均線作為追蹤止損的工具。在下面的示例中,我們用到了50週期的移動均線,交易者會將止損追隨移動平均線。而且絕對不要在移動平均線處空耗,以免在定期回檔時被甩出市場。

  但是,有一些利弊要考慮:

  1)使用追蹤止損,你將永遠無法捕捉到趨勢的絕對最大值,因為止損通常會隨趨勢市場的低點一起追蹤;

  2)追蹤止損只會在擴展趨勢期間使利潤最大化。通常,交易者會返還部分利潤;

  3)持有時間可能會大大增加,這是許多交易者無法應付的。因為長時間保持獲勝交易非常困難。

image.pn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