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

克服情緒溫差



  在1997年伯克希爾哈撒韋致股東的信件中,沃倫巴菲特提到了傳奇棒球手Ted Williams。在《打擊的科學》一書中,Ted Williams將打擊區域劃分為77個,每個區域只有一個棒球大小。他深知,只有當球進入最理想的那個區域再去揮棒打擊,才能確保40%的打擊率。如果勉強去打擊位於最邊緣位置的球,他的打擊率會降到23%。可見,耐心等待好球出現後發力一擊,才是通往名人堂的大道,那些不管青紅皂白而胡亂揮棒的擊打者,只會迎來一個完全不同的命運。

  作為一名投資者,你將意識到“低買高賣”。低買就是等待好打的慢球。儘管這種方法符合邏輯,但通常被忽略。一些人認為,這過於簡單化,首先,高和低的定義可以有不同解釋。

  對於技術交易者,低點可能意味著在52周低點反彈時買入,或者完全相反,在價格突破52周高點時買入;對於基本面投資者,可能意味投資一家公司,這家公司股價已經因利潤低迷而下挫,但已經開始實施扭虧為盈的戰略,或者是這家公司宣佈收入創紀錄,但是有更好的增長前景。

  儘管不是市場擇時的支持者,巴菲特還是表示:

  “投資者應該記住,興奮和費用是他們的敵人。如果他們堅持嘗試參與交易,應該在其他人貪婪時恐懼,在其他人恐懼時貪婪。”

  雖然等待好打的慢球在理論上是容易的,但理論和實踐間的差距可能很大。然而,當市場處於低位時,媒體等機構的負面消息通常都是最響亮的。因此,進行長期投資變得更加困難。

  這些自控問題的出現是因為人們低估了喚醒(熱態)的影響,行為經濟學家George Loewenstein (1996)將其稱為冷熱情緒溫差。在冷態下,當我們受到熱態影響時,我們不知道我們的欲望和行為將被改變多少。因此,關於環境對選擇的影響,我們的行為的相關反映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

  對於那些看過高爾夫電影《錫杯》的人來說,你應該能夠認同我的說法。在電影中,Kevin Costner飾演的角色在美國公開賽中準備打最後一洞。果嶺的前面有一個很大的湖,只需5杆就進入延長賽,他的球童Romeo遞給他一個鐵杆,並告訴他,用一記短鐵過水,然後達到果嶺,讓自己有機會4杆進洞,最終獲勝,但是保證5杆就會進入延長賽。

  這是合理化的建議。

  然而,Costner的喚醒狀態讓他想要拿出木杆擊球過水,在當時當地獲得喝彩聲。他屈服於這種熱態,最終將很多球打入湖中,打了12杆,毀掉了獲得垂涎已久的知名獎盃的機會。

  情緒溫差無疑是很難克服的,但並不是說無法克服。

  在荷馬的敘事史詩奧德賽中,奧德修斯面臨塞壬和她們不可抵抗的歌聲的危險。他保持合理的冷態,奧德修斯命令其船員用蠟封住耳朵,這樣他們就不會受到妖音的誘惑。他還要求船員將其綁在桅杆上,這樣,在音樂讓他進入熱態時,他就可以傾聽音樂,但是能夠克制自己,不屈服於誘惑,從而駕船靠近。

  那麼你會怎麼做呢?

  首先,將你的耳朵用蠟封住,或者封住你的眼瞼,這不太實際,也不可取。相反,一個更佳的方式是設計你自己的方法,開發已經取得經過驗證業績的投資系統。因此,當不同的決定出現時,情緒因素可以被移除,情緒溫差可以被避免。

  如果有一件關鍵的事能夠區分我們所在時代真正偉大的投資者和交易者,那麼一定是克服情緒溫差的能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