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

交易前必先付出的代價!

 唯一的交易秘訣:複盤

  1. 複盤能解決什麼問題?

  交易做什麼時間週期合適?

  交易做幾個品種合適?

  那個品種更好交易呀?

  倉位該怎麼設置?

  止損該怎麼設置?

  出場該怎麼設置?

  每次止損之後行情又走真方向,這樣的行情該怎麼處理?

  均線用什麼參數更好?60?90?120?SMA好還是EMA好。

  怎麼才能過濾掉假信號提高成功率?

  在強勢上漲的過程中,MACD的頂底背離總是失效怎麼辦?

  連接趨勢線到底該連接實體還是連接引線?

  等等等……

  這樣的問題能寫100個。

  我剛開始交易的時候,也是不停地問別人類似這樣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現在有很多人問我同樣的問題,將來這些問題還會困擾其他的交易者。這些問題到底該怎麼解決呢?

  答案:用複盤解決。

  2. 為何複盤能解決這些問題?

  舉例說明:

  比如你想知道,60日均線,90日均線,120日均線哪個更好,錯誤得更少,盈利得更多。或者你問了許多人,哪條線更適合你,每個人給的答案都不一樣,怎選?

  以黃金為例,從2010年開始複盤,分別用這三條均線交易,複盤10年的行情之後做數據統計,對比三條均線盈利的能力。

  數據統計出來結果一目了然,不需要任何人告訴你哪條均線更好,盈利更高,也不需要什麼大 師的指點,複完盤之後你就是大 師了,你可以告訴別人這三根均線有什麼不同了。



  覺得10年黃金不夠,再複盤10年道瓊,10年台指,10年台積電,10年國泰金,50年不夠100年,神話故事裡100年動物都能修成妖精了,我們還擺不平這三根均線?

  很多人覺得100年不可思議,我為了找到和完善交易系統,有三年時間基本都在不停複盤。

  記住:別人講的故事再精彩也不是你的故事,而複盤之後的經驗就是你自己的故事

  其他的問題一樣可以解決:

  止損怎麼設置?在次低點還是最低點,搞10年行情你就知道該怎麼設置了,10年不夠20年。從統計學的角度,統計的數據量太少沒有太大意義。一種交易信號複盤交易300次以上基本就可以說明問題。

  3. 複盤還有什麼好處?

  複盤多了,有盤感

  複盤50年,50年的行情在眼前走過,也算閱盡市場滄桑了,這時候的你要不已經有了盤感,要不你已經不相信盤感。

  提高對交易市場的認知

  大量複盤之後交易者對於交易,市場,行情,風險,止損,倉位所有交易的要素都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

  這時候的真的能夠理解:行情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為什麼止損很重要?

  你去做就能感受到,你去想一切都虛無縹緲。

  重點:交易系統的可行性

  交易系統的可執行性,我也是從複盤和實戰中總結出來的。

  舉個例子:交易系統盈虧比。

  第一個交易系統:1:10成功率是20%,交易100次是20次對x10=200,80次錯x1=80,總體盈利120。

  第二個交易系統:1:3成功率是45%;交易100次是45次對x3=135;55次錯x1=55,總體盈利80。

  很多人都會選第1個交易系統,因為盈利更高;我會選第2個交易系統,為什麼?

  第一:100次交易有80次錯的,那麼連錯的次數可能達到20次上下,誰能保證交易員在連錯20次的情況下不會產生恐懼心理。

  都不用20次,連錯,10次以上交易員的心態就崩了,這時候交易系統就執行不了,這個“120”只能看得到賺不到。

  而成功率45%交易連錯的次數少,交易員的心理壓力小,執行不會出岔子,交易系統能夠堅持下來,最終能賺到這個“80”。

  第二:所有的交易員都是人,俗話說老虎還有打盹的時候。

  實戰當中我們肯定會做錯或錯過交易機會。第1種錯過一次對的交易,整體的盈利將會減少10%。

  第2種,交易盈虧比錯過一次交易整體率只減少3%。每一筆交易在整體盈利的比重降低,交易系統盈利的穩定性就會更強,交易系統的可執行性就更強。

  這也是複盤的意義:追求資金曲線的平滑度,平滑度越好交易系統的可執行性越強,獲利的可能越大。

  複盤能夠解決交易中大部分困擾。交易本身是一件門檻很低的事情,但是要做好還是需要付出一些努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