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之外
博弈狀態沒有人能準確知道具體的點位,只能給定一個大致的空間區域。“我們永遠無法知道歷史的真相,但我們必須研究歷史”,為了前進,我們必須在黑暗中找到線索。
期貨交易中對比,類比分析是重要的方式。期貨行情變化中,外因的作用大於內因。
如果將各品種類比來看,會發現各品種、各合約的波動具有共振的特點:變化大同小異,在時間段上的波動是基本一致的,走勢獨特的品種很少;不同點只是波動的幅度大小(銅穩健、鋅飄忽、鋁溫和;塑膠穩健、PTA飄忽、PVC溫和;豆穩健、豆油飄忽、豆粕溫和);
股票大盤:上證指數和商品走勢CRB的聯動性最強;台股則是與半導體指數聯動
正相關指標:石油(工業的血液),道指(股市的燈塔)
負相關指標:美元(世界貨幣)、黃金內因也是不可忽略的
總結出一些重要的原則:三天不創新低則空單平倉,三天不創新高則多單平倉;多頭行情中一波更比一波高,空頭行情中容易出新低。
買入時機:賣力竭盡時在轉捩點低多;買力展現時追進;漲三不追:漲了三天已經沒多少空間,已經完全將周級別的量能釋放完了;上行突破密集成交區則為支撐位,不破密集成交區則為壓力位置
期貨交易有“忍、准、狠”三個原則,只有少數人在期貨市場賺錢,因為單邊跌或單邊漲只在很少的時間段出現。震盪行情畢竟佔據了交易的大部分時間段,在單邊行情賺錢才是賺大錢,這些人才是期貨市場中的肉食動物;一個長期做期貨的職業交易人坦言他只關注波動幅度超過2%的品種,每年只做幾波行情,一波賺60%-80%,每年賺300%。大部分時間在觀看,肺腑之言啊。
只尋找行情出現的最好時間段做交易,而大部分的人都在震盪行情中交易,這些人是期貨交易中的食草動物,在莊家的折磨和手續費流失中逐步消失,帶著失望悔恨離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