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8日

交易員,就是這樣養成的!

 失敗的交易員有著各種各樣失敗的理由,成功的交易員身上卻有很多的共性,比如他們比一般人更勤奮、他們比一般人更專注!

  保守的風控

  風控其實是分為很多類的,數據風險控制,資金管理風險控制,系統回撤風險控制,平臺安全性風險控制,交易員心態風險控制等等,對於一個優秀的交易員或者交易團隊來說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

  墨菲定律裏面有講,凡事你認為最糟糕的狀況,皆更有可能會發生,所以進行交易之前必須把最糟糕的狀況考慮進去,然後盡力去規避掉這些風險,只有懂得如何控制風險才能更好的進行交易。下麵舉例說明下風控的重要性。

  比如瑞郎黑天鵝事件。如果沒有數據風控的話前期交易員即便有百倍利潤,或許也會因為一個數據致使利潤全部回吐甚至爆倉,因為在這些數據下止損也會變得無效。這樣的話你交易的再好,獲得的利潤再多即便百倍利潤也是與你無關的。

  那麼如何控制這些風險,這裏就需要採用到數據風險控制與分倉風險控制。規避數據外加單獨帳戶只去針對一類交易品種進行交易。這樣的話,在能預期的數據風險下我們採取規避或避險動作,在不能預期的突發事件下即便最糟糕的情況發生爆倉,也只是爆掉單方向的倉位,風險也是在可控制之內的。

  比如平臺商倒閉,像之前的的雷曼,以及貝爾斯登,這些世界級的投行皆有可能破產,再還有像國際性外匯平臺,再還有不計其數的國內平臺,當然這概率雖然不及萬分之一。但同樣也是會發生的,沒有人能確保100%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那麼如果發生了呢?沒有做平臺安全性風控,前期創造的利潤又有何用?

  那這些是不是交易系統問題?不是的,是各類突發風險的問題,所以進行交易之前我們是需要考慮風險的控制的。



  優秀的交易系統

  系統化交易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規避以及剔除心態對交易的影響,當形成交易系統後,明確歷史回測,最大虧損,進行量化固化交易是能很大程度減少心態對交易的影響。

  在一個完善的交易系統裏是不存在心態一說的,其實也可以說突破了心態的關卡,在系統化交易裏所有的制度都是具體化,規範化,量化,到點位就去執行,就如同工作上班一樣,該交易交易該等待等待,那麼這樣的話交易也會變得更加輕鬆。

  那麼這樣來說交易的最大瓶頸是什麼呢?是如何形成系統化交易,很多時候我們在打造系統時會問題不斷,如何規範化,如何具體化,如何完全解決系統一致性問題,如何在滿足這些條件下仍然要有良好的收益,良好的贏率以及盈虧比。那麼這就牽扯到如何形成正確的市場認知,就需要大量的閱讀,大量的學習,切勿一頭紮進市場,繞進一個交易怪圈,鑽牛角尖。

  系統的形成其實如同解數學題,每一個題都會有多種解題思路,當你走到一個死胡同時可能永遠都無法解出正確答案,這時就必須提升自己的認知高度,市場其實就像一片森林,鑽進去了,沒有路標是很難走出來的,所以我們提升高度,站在山頂登高而望,先去觀察市場,規劃行走路線,然後再去進行實踐,這樣可能更容易走出市場,更快的形成交易系統。

  待系統形成之後再去驗證自己的系統,一遍一遍的複盤,總結問題-改進-總結-改進-複盤.....,這裏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可以成型的,每一個系統的形成都是要不斷的複盤,不斷地尋找問題。解決一致性問題,處理概率和盈虧比的平衡問題,處理橫軸價格與縱軸時間的平衡,處理交易與生活的平衡等等。所以對於一個優秀的交易系統來說不只是滿足交易獲利,更重要的是滿足生活。以交易為生,他的主體仍然是生活,那麼讓交易像一份喜愛的工作一樣簡單,輕鬆。這樣才能算的上是一個優秀的交易系統。

  嚴格的執行力

  成功就是一遍遍重複正確的事情。如果你發現執行起來並不順利那麼回頭去尋找系統上是否有漏洞,因為在剛形成系統時,大部分人複盤都會覺得不錯,但執行起來發現並不是那回事。

  首先:一個系統必須完全具體化,客觀化。這裏說的具體化,是橫軸價格上的,也就是說入場,出場必須完全有理有據。客觀化是不要添加感情色彩地去統計與複盤。

  第二:盤面是一個二維空間,所以在盤面上不僅需要考慮縱軸價格的變化還要考慮時間因素。記住你不可能隨時盯住盤面尋找機會,複盤時也需要確認看盤時間。這樣才能做到交易和生活相和諧。

其實可以在執行系統時寫寫交易日志,然後與複盤結果進行對比,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督促執行力與尋找系統盲點的。當排除掉所有盲點再堅持一段時間就會發現交易其實並不困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