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

儘量去杜絕大概率錯誤的行為,那就離成功不遠!

 交易中的大概率錯誤行為,常見的比如有:

  典型錯誤行為1:追逐大漲的行情,追進去後倉位較大,直接被套。

  這個圖形,就是交易中經常發生的,一分鐘行情暴拉,隨後幾分鐘繼續上漲。此時好的交易是什麼?絕不是追漲買入。其實這是周一接近九點鐘的時候,英鎊一分鐘行情走勢。

  我們在過去犯過很多類似的錯誤,突破後覺得行情要大漲了,生怕錯過了機會。其實,這樣的短期暴拉,是經常發生的。所以,你會看到,陷阱很多很多。追漲是最容易導致錯誤的行為。

  理性的做法是觀察,並等待一個相當程度的回檔,然後擇機買入。

  典型錯誤行為2:倉位不一致,交易邏輯混亂。

  在交易中,我們強調一點的是,交易思想和交易行為要保持連續性。在一個範圍之內,你的開倉、平倉、盈利點數、進出場判斷,都要依靠一套固定的邏輯,在邏輯之內你的行為具有某種高度的確定性。

  這是交易中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這也是交易哲學的邏輯。有人說,交易做到一定的程度,就變成了哲學家。索羅斯的條件反射理論,也是建立在他的哲學邏輯之上的。

  簡單理解,交易哲學就是一套行為準則。它是自律的抽象。交易者要上升到行為的完全自律,它並非只是依靠於單純的意志力,更依賴於對世界的認知。周主編認為,這種認知就是交易哲學。認知是高層次的自律。

  所以你要思考清楚,一萬美金的開倉,到底是用一手,還是0.1手。這不是簡單的數學問題,無論用幾手都有其合理和成功之處,但問題是,你不要一會下一手,一會下0.1手,這會帶來邏輯的混亂。

  典型錯誤行為3:在加倉和止損之間,不斷猶豫徘徊。

  加倉和止損是交易中永恆的話題。交易做錯了,有人喜歡加倉;有人喜歡止損。我們認為,這都無可厚非。只要有一套交易邏輯,每一種行為都可以反敗為勝。問題在於,人最怕猶豫不決。在某些時候不斷加倉做馬丁,或者緩慢加倉等回檔;在某些時候,又因為害怕,去做了止損。等行情很快走回來了,就開始後悔。下一次該止損的時候,又做了加倉死扛的行為,這就是很致命的交易習慣了。

  有人說,我們難以去判斷什麼時候,該加倉,還是該果斷止損。當然,這取決於行情的具體走勢和場景。不過這些都不是割裂的行為,你需要在加倉和止損之間,建立一套自己的行為邏輯和標準,重要的是必須要有有效的標準。你可以理解它們為預案,交易哲學,交易系統,這都沒有問題。



做交易,為什麼97%的人會在市場的長期洗禮中被逐漸淘汰?從長期看,市場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會讓人馬失前蹄、前功盡棄;從具體行為上看,也是因為交易的規則、邏輯、哲學,並未達到一個統 一的高度和執行的力度,帶來了長期不斷的交易失誤,修正機制也未能有效發揮作用。

交易是一個大概率的行為,我們並不去追求交易和指標的絕對正確,我們只追求在大概率上的相對正確行為。

什麼叫交易越來越進步?進步就是總結規律,避免反復發生的錯誤問題。在重複的交易行為上,少走彎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