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8日

分析者?交易者?先確認自己的位置

 
對於真正的交易來講,其實並不需要特別複雜的分析,而只需要根據市場狀態和信號做出買賣決定就可以了。真正的交易,並不知道未來市場到底會如何運行,它只是緊緊跟隨市場變化的步伐前進而已。

  市場的複雜性更多表現在對於市場的分析方面,而非操作方面。因為分析者既需要解釋已經發生的行情,還需要指出未來市場的可能運行方向。解釋已經發生的行情還相對容易,而展望未來的運行方向則根本就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好在對錯的概率相等)。所以,市場分析和真實的交易之間存在本質的區別。真實的交易最需要的是判斷市場的狀態,並因此形成目前的交易思路和策略,然後跟上有效的資金管理和止損就足矣。

  對於交易者來講,適應市場則生存;對於分析者來講,預測市場則生存。二者在市場上的定位和要求完全不一樣。

  如果你是一個投資者,就不要擺錯了自己的位置,不要企圖去做分析者的預測工作,因為那不是你的工作內容,因為你不是去賺分析者的工資。擺正自己的位置,你應該努力去做一個跟上市場變化的適應者。對於投資者來講,是適者生存,而非先知生存。

  判斷市場狀態非常重要。判斷市場狀態是適應市場變化的基礎。

  如何來判斷市場的狀態呢?如何根據市場狀態來形成有效的操作策略呢?

  首先,必須放棄能夠預先知道市場即將進入到什麼狀態的幻想。預先知道市場即將進入到什麼狀態,就相當於你預先知道趨勢在哪里和什麼時間開始或結束一樣,這是神仙才能做到的事情。

  市場狀態只能在運行過一段時間之後我們才能發現,即它已經存在了,我們才能發現,而非在它沒有發生前就知道。這意味著判斷市場狀態是要付出代價的。我認為這種代價是非常必要的,我們可以把這種代價算到獲取新的交易機會的成本裏去,或者看成是正常的獲利回吐。

  市場從趨勢狀態過度到調整狀態時,我們一開始根本無法知道,等價格經過幾個來回的波動後,我們才能發現:趨勢已經結束,市場進入到調整狀態之中了。在這個時候,我們原來的持倉利潤肯定要減少,利潤的減少或回吐使我們得到了一個有價值的東西:市場進入到新的狀態了,我們必須改變操作思路。

  操作思路的改變使我們重新開始適應市場,這至少可以減少我們不必要的損失,同時也使新的利潤增長成為可能。確實,對於交易來講,常常發生的情況是:有付出或準備付出,才能有回報,而不是有回報之後才開始付出。

  雖然人的本能是有回報才願意付出,然而,市場不同意!所以,我們還是做好隨時準備付出的心理去迎接可能的市場回報吧。

  由趨勢狀態過度到調整狀態,我們需要付出代價,這種代價主要表現為獲利回吐;而由調整進入到趨勢的過程中,我們同樣需要付出代價,這種代價主要表現為止損。是的,市場只有兩種狀態:趨勢狀態和調整狀態。趨勢狀態分上升趨勢和下跌趨勢,調整分為小幅調整和大幅震盪。

  既然市場只有兩種狀態,那麼剩下的工作就變得相對簡單。趨勢結束之後才開始震盪,震盪結束後就是趨勢。

  震盪狀態。震盪狀態分為:大幅震盪和小幅盤整。判斷震盪狀態,首先要看前面是否有趨勢存在,這是前提。在此基礎上,判斷震盪狀態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觀察:價格運行的速度、波動的幅度、運行的方向以及運行方向的轉變速度。

  在震盪狀態下,價格運行的速度一般都非常的快,同時幅度非常大,大到讓人無法忍受,給人一種山呼海嘯的感覺,如同過山車一樣。最麻煩的是,與此同時,價格的運行方向也是急劇變化,今天大跌,多頭幾乎絕望,而第二天卻大漲,讓空頭又處於絕望狀態。即,在震盪狀態中,價格運行的速度很快、幅度很大、方向不持續,價格掉頭速度很快。

  市場一旦出現這樣的特徵,我們就可以判斷它進入到震盪狀態。

  應對震盪狀態的策略是:觀望、縮短交易週期。

  一旦我們判斷市場進入到震盪狀態之後,則買就選強勢,賣就選弱勢,而不要太在意它們的價格高低。交易沒有機會,那麼你可以選擇最輕鬆的方式:保持觀望,等待震盪區間的突破。這也是不錯的選擇。

  縮短交易週期,平時看日圖的,可以改為看30分或小時圖因為分時圖可以儘快的反應市場的變化。也可以分時圖和套利結合起來操作,能否結合、是否需要結合要看當時的市場情況。

  大幅震盪之後,市場一般會進入到小幅波動狀態。就如同人劇烈運動後會進入到平靜狀態一樣。一旦市場進入到小幅波動狀態之中,我們就要開始再次重新調整操作策略。要開始進入到單邊持倉的交易之中,因為小幅波動是震盪結束的跡象,也是趨勢即將開始的前兆。

  市場在經過前期的大幅波動之後,價格的震盪區間也就自然形成了,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均線會開始出現粘合的現象。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根據選擇相對有效的均線(有效均線就是錯誤信號相對少的均線)作參考,一旦價格跟均線發生關係,上則買,下則賣,都以均線為止損,但交易數量一定小,小到虧一個停板也不影響後面的交易為止。這是嘗試性交易,開始尋找市場可能的突破方向。

  在此基礎上,根據均線進場的持倉處於贏利狀態,價格一旦朝我們贏利的方向突破(價格脫離震盪區間),就開始真正的交易,這證明我們的方向找對了!至此,複雜的震盪結束,苦難的時光結束,我們最渴望的朋友——趨勢就開始向我們走來了。

  隨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混亂無章的均線開始出現典型的多頭或空頭排列,一旦出現均線完美排列,則我們就可以擺脫虛假突破的心理煎熬了,我們就已經坐上了利潤的快車。在這種情況下,能否持倉就是顯示投資者水準的唯一標準了。

  在趨勢中持倉的原則一般是關注10日或30日均線。因為一般的回撤很難達到這兩條均線的位置,反而若價格一旦回到40日均線,而且是快速的,則有可能意味著市場即將進入到震盪狀態了。

  在趨勢中,只要價格不回到這兩條均線之下出現的調整,我們都可以認為是趨勢前進過程中的正常休整,不必太在意。

  趨勢和調整構成市場的運行方式,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是如此。調整狀態就相當於市場處於思考狀態,它在思考自己未來的運行方向,價格的大幅震盪就相當於市場處於激烈的思想鬥爭之中,如同一個人在房間內思考自己的未來。

  一旦考慮成熟,市場將破門而出,堅定地走出迷人的趨勢。市場思考的時間越長,調整得越充分,則形成的趨勢就運行的時間越長,幅度越大。

  在調整狀態時,我們應該多給市場一些時間,讓它充分地思考,而不要盲目的去猜測它未來的走向,因為市場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但一旦市場開始破門而出,我們就必須緊緊跟上。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