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論交易心理
"在所有與交易有關的話題中,交易心理是最重要的。"
就交易心理學而言,討論的水準往往相當貧乏。一堆模糊的“智慧”四處飄蕩,比如,你要做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等等。
你根本不可能成為一個機器人,你是具備情感的交易者,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見解,也會有情緒。
今天討論的是一個重要的主題:進場。
交易的執行和入市,這最常見的交易心理學最常遇到的問題。
在交易的執行和入場方面,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是無法“扣動扳機”。
當今的金融市場,你很容易就可以獲得別人的分析,同樣的技術指標,同樣的趨勢線。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賺錢。畫圖表不是交易。
最糟糕的交易員往往是那些對確定性,有著無法滿足欲望的人。他們需要價格像他們想像中的那樣移動。每一個K線都應該是可預見的,看漲或者看跌。這全是胡扯。知識份子常常成為最差勁的交易員,這是有原因的。你必須接受交易市場的這種不可預測性。
好了。你已經對糟糕執行的一些原因有了瞭解,但是如何實際解決這個問題呢?
我將用兩種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倉位
明明已經滿足了自己設置的入場條件,在當時為什麼還是戰戰兢兢?如果重倉了,風險就不可控了,除非你已經想好了極端情況發生時的應對措施。
無論如何,如果你太害怕而不敢執行自己的計畫,那就減少一些風險,比如減少倉位是一個好的起點。
你是否降低了每筆交易的風險,你是否決定在趨勢確認了你的持倉之後,增加持倉?所有這些都是同一原則的變體。
口語化地說,如果你每筆交易的風險是你的帳戶的30%,你會在下單之前尋找一切完美符合你判斷的依據。這是一種看待市場的糟糕方式。如果你拿自己帳戶的10%來做交易,你會更願意參與其中,而且如果事情沒有馬上按照你的意願發展,你也不會那麼“不安”。
在你感到不舒服的時候,控制倉位就是最好的辦法。
入場條件的檢查
這個比較簡單。顧名思義,是交易開始前需要滿足的條件清單。
如果你經常不能執行或錯過交易機會,或許是你設置的條件太多,需要精簡。
如果你經常發現自己很容易就執行交易,那就是交易信號過多,可能你需要進一步強化自己的入場條件。
這是兩種常見的情況,更實際的做法是,通過長時間的實戰交易,確立一套屬於自己個性化的策略,或許這套策略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完善。
牢牢掌控自己資金的合理波動
在連續盈利之後適時的增加倉位,在不斷虧損的時候考慮減倉,這是常見的做法。
但是,交易者往往這麼做,在連續失利時,依賴重倉來“扳回比分”,在不斷盈利之後,卻想著減倉,所謂的“冷靜下來”,其實就是急於兌現盈利。這真的太愚蠢了,千萬不要那樣做。
每個系統都會經歷波峰和波谷,這取決於市場狀況和一系列其他因素。如果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不要認為它是理所當然的,要充分利用它。
對於我個人來說如果我連續虧損,對我來說就是連續2筆以上的虧損交易,我通常會把我的倉位縮減50%左右。
減少倉位從短期來說,你的心理可能會難以接受。這感覺就像是一種懲罰。但我勸你不要那樣看問題。
你的資金曲線應該是向上的,但不是垂直向上的。當我們受到挫折時,通過縮小倉位,就可以簡單的解決某些問題。
這個話題很重要,但最多也只是得到點頭承認,實際的觀點輸出很難,交易心理並不像交易技術那樣容易解決,可能需要一個契機,才能觸發。
留言